友情链接:
福建背山面海,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,也是侨胞遍布世界的著名侨乡。独特的地理与人文底蕴,塑造了其开放务实的高教生态。
2025年福建高校前十强依次为:厦门大学(全国第20)、福建师范大学(第71)、福州大学(第72)、福建农林大学(第95)、华侨大学(第113)、福建医科大学(第187)、集美大学(第245)、福建理工大学(第261)、闽江学院(第280)、福建中医药大学(第280)。
其中福州大学(第3)、三明学院(第13)、龙岩学院(第18)的排位变动,折射出福建高教从沿海单极发展向山海协同的深度变革。
值得关注的是,福建高校的洗牌,与区域经济转型紧密联动。
展开剩余52%沿海创新极:厦门大学依托经济特区优势,发力海洋科技、集成电路,嘉庚实验室突破国产半导体光刻胶技术;
内陆突围战:三明学院聚焦林业碳汇技术,服务全国首个林业碳中和试点市;龙岩学院深耕机械制造,为龙工集团配套工程机械液压系统;
侨智反哺:华侨大学吸引侨资共建“一带一路”跨境电商学院,年孵化创业项目超百个。
福州大学第3
福州大学稳居省内前三,其突围关键在于“传统工科+数字赋能”。
1. 产业卡脖子攻关:与宁德时代共建储能研究院,破解钠离子电池循环寿命难题,技术导入麒麟电池生产线;
2. 数字经济嫁接:土木工程专业引入BIM数字孪生技术,参与福州地铁智慧工地建设;
发布于:福建省